小麦叶螨
2019-03-29
形态特征:
1.成螨 雌成螨深红色,体两侧有 黑斑, 椭圆形。
2.卵 越冬卵红色, 非越冬卵淡黄色较少。
3.幼螨 越冬代幼螨红色,非越冬代幼螨黄色。越冬代若螨红色,非越冬代若螨黄色,体两侧有黑斑。
分布范围:
国内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、 华中地区,东北及华北地区等广泛地区。国外分布在同纬度经济作物区。
发生特点:
螨类的发育繁殖适温为15-30度,属于高温活动型。在热带及温室条件下,全年都可发生。温度的高低决定了螨类各虫态的 发育周期、繁殖速度和产卵量的多少。干旱炎热的气候条件往往会导致其 大发生。螨类发生量大,繁殖周期短,隐蔽,抗性上升快,难以防治。
危害特征:
小麦叶螨主要有两种:麦圆叶爪螨和麦岩螨。麦圆叶爪螨分布在我国北纬29~37°地区,麦岩螨分布在北纬34~43°地区,有些地区两者混合发生、为害。以成、若螨吸食麦叶汁液,受害叶上出现细小白点,后变黄,甚至枯死。麦株发育不良,植株矮小,严重的全株干枯。
防治方法:
1.麦蜘蛛均具有假死性和在土缝中潜藏的习性,可结合灌越冬水防治。在两种麦蜘蛛的潜伏期,于灌水前先用器具扫动麦株,使麦蜘蛛假死落地,随即放水并在水口搅动流水,效果显著。
2.田间每33cm单行有麦蜘蛛200头以下,上部叶10%以上叶面有被害斑点时,应及时开展药剂防治, 用15%哒螨灵1500~2000倍液;或4%联苯菊酯乳油1500~2000倍液;或5%阿维菌素7500~15000倍液均匀喷雾,兼防蚜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