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薯时斑病
2019-03-30
症状:
甘薯时斑病又称斑点病或叶点病,主要为害叶片。叶斑圆形至不规则形,初呈红褐色,后转灰白色至灰色,边缘稍隆起,斑面上散生小黑点,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。严重时叶斑密布或连合,致叶片局部或全部干枯。
病因:
北方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,翌年散出分生孢子传播蔓延。在我国南方,周年种植甘薯的温暖地区,病菌辗转传播为害,无明显越冬期。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。生长期遇雨水频繁,空气和田间湿度大或植地低洼积水,易发病。
防治方法:
1. 选择地势高燥地块种植,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烧毁,重病地避免连作。
2. 选用优良抗病品种,并用种衣剂加新高脂膜拌种,能驱避地下病虫,隔离病毒感染,加强呼吸强度,提高种子发芽率。
3. 适期播种,下种后用新高脂膜喷雾土壤表面,可保墒、保肥、防土层板结,提高出苗率。
4. 田间管理。植株生长期适当施肥、浇水, NPK和墒情要匹配合理。雨后清沟排渍,降低温度。分别在分枝结薯阶段、茎叶盛长、块根膨大阶段喷施地果壮蒂灵,可有效增强植株营养向根部输送能力,提高薯块抗病能力,使果型健美、优质高产。
5.常发或重病地于病害始期及时连续喷洒70%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0%绿叶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、80%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、50%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、40%多。硫悬浮剂500倍液,隔10天左右1次,连续防治2—3次,注意喷匀喷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