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稻细菌性基腐病

2019-03-29




发病特征:

        1、主要为害水稻根节部和茎基部。一般水稻分蘖期开始发病,初期在近土表茎基部叶鞘上产生水浸状椭圆形斑,后扩展为边缘褐色、中间枯白色的不规则形大斑。

        2、严重的病株心叶青卷,后枯黄,像螟虫为害枯心苗状,之后病株根节部变黑腐烂,易拔断,有恶臭,甚至叶片自上而下一次枯黄,甚至全株枯黄。


发病规律:

        细菌可在病稻草、病稻桩和杂草上越冬。病菌可从叶片上的水孔、伤口及叶鞘和根系伤口侵入。以根部和茎基部伤口侵入为主,侵入后在根茎的气孔中系统侵染,在整个生育期重复侵染。

     
治疗药品:
       用50%氯溴异氰尿酸(独定胺),叶枯宁、农用抗菌120、农用链霉素、铜高尚、噻菌铜等药剂
     
治疗方法:
       1、选用抗病品种  如鄂科1号等。
       2、培育壮苗  在选种、晒种的基础上选用强氯精浸种,推广工厂化育秧,适当增施磷钾肥确保壮苗,小苗移栽机插。
       3、提倡水旱轮作  增施有机肥,采用配方施肥技术。
  4、药剂防治  用50%氯溴异氰尿酸(独定胺),叶枯宁、农用抗菌120、农用链霉素、铜高尚、噻菌铜等药剂进行防治。并撒生石灰综合土壤酸性抑制病菌,减轻危害。在喷施杀菌剂农药的同时,增加磷钾肥施用。
  注意:视病情发生程度交叉用药,5~7天左右任选用一种药剂喷雾一次,病情严重的田块连续喷雾2~3次。此外田间还需保持浅水层,改善植株根部条件,以降低发病程度。
       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