棉花黄萎病
【危害特征】
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。一般在3~ 5片真叶期开始显症,生长中后期棉花现蕾开花后田间大量发病。发病初期在植株下部叶片上的叶缘和叶脉间出现浅黄色斑块,后逐渐扩展至叶色变黄褐色,主脉及其四周仍保持绿色,病叶出现掌状斑驳,叶肉变厚,叶缘向下卷曲,叶片由下而上逐渐脱落,仅剩顶部少数小叶。
严重时,整片叶片枯焦破碎,脱落成光秆,蕾铃稀少,棉铃提前开裂,后期病株基部生出细小新枝。秋季多雨时,病叶斑驳处产生白色粉状霉层。纵剖部分木质部和全部维管束变褐色。
【防治方法】
(1)、选种抗病品种;实行轮作;合理密植,加强田间肥水管理,雨后及时排水,台理控制氮肥,增施磷钾肥,增强植株长势;及时清除病枝残体,减少病源。
(2)、拌种: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%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.8%拌种;或用50%敌磺钠可溶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.4%拌种。
(3)、发生初期,可选用下列药剂防治: 0.5%氨基寡糖素水剂300~ 400倍液,或36%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600~750倍液,或10亿活芽孢/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125~1500g/ha制剂喷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