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豆根腐病

2019-03-29

简介:

大豆根腐病的危害后果十分严重, 近几年来, 黑龙江地区的大豆受其影响十分巨大, 大豆产量逐年下降, 尤其是幼期的大豆种苗, 一旦染上大豆根腐病, 幼苗正常生长将会受到限制, 甚至由于幼苗的营养供给道路无法畅通, 会导致死苗现象;成熟期的大豆遭遇到大豆根腐病也是没有办法幸免的, 成熟期大豆的根部由于产生腐烂, 会影响大豆上半部分的生长以及大豆的结荚, 最终使得大豆产量减少。

 

症状识别:

大豆根腐病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大豆根部,造成大豆根系不发达,根瘤少、地上部矮小瘦弱,叶色淡绿,分枝、结荚明显减少的植物类疾病。

主要发生在大豆根部,幼苗或成株均染病。

初期茎基部或胚根表皮出现淡红褐色不规则的小斑,后变红褐色凹陷坏死斑,绕根茎扩展致根皮枯死,受害株根系不发达,根瘤少、地上部矮小瘦弱,叶色淡绿,分枝、结荚明显减少。

根腐菌刚刚寄生在大豆根部时, 土壤上半部分不会有太大的病变, 大豆根部会出现不明显的斑点, 不引人注意, 但是随着根腐病停留大豆根部时间延长, 入侵越严重, 病变越明显, 大豆根部会出现较大的斑点, 斑点逐渐扩大, 最终漫及整个根部, 成株大豆的上半部分也会出显现出较严重的症状, 成株苗个头矮小, 整株呈现出营养不良的现状, 而且最糟糕的是结荚数极少, 而且大豆粒大都小而干瘪。

 

发病规律:

大豆根腐病类似于我们的传染病, 一颗大豆种苗的根部发生根腐现象, 根腐菌产生并存活下来, 由于土壤内部潮湿菌种繁多, 适宜于根腐菌的成长, 再加上大豆作物通常是无空隙种植, 每一株大豆的根部互相接触, 根腐菌的养分, 寄生地充足, 更加导致其快速的繁殖生长, 危害大豆的正常发育, 成长。

土地温度的不适宜不仅不利于大豆种苗的生长发育, 不利于成株大豆的结荚, 相反的更有利于大豆根腐菌的繁殖与快速成长, 适合大豆种苗成长的适宜土壤温度是在22度左右, 高于或低于此温度都会对根腐菌的发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, 尤其是温度过低完全不利于大豆种苗的结荚成长。土壤湿度对于大豆根腐菌的发生有一定影响, 湿度过高, 土壤含水量太多, 潮湿的环境适合根腐菌的发育繁殖,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, 同样会引起大豆幼苗的不良生长, 大豆根部汲取的营养越少, 大豆的细菌抵抗力越低, 大豆根腐菌侵入大豆根部, 进行寄生越容易。

为了防治病虫的侵害, 使得大豆快速生长, 一般的农夫都会采用化肥, 除草剂等化学药剂, 虽然这些药剂一定量的减少了杂草的生长, 促进了种苗的发育, 但是不同的化学药剂对于根腐菌的成长起到了不同的作用, 同一药剂的不同用量对于根腐菌也有着不同的效果, 例如化肥中含氮量较高, 就会使得幼苗的根腐病更易发生, 而适当的在肥料中添加适当的磷元素, 则会抑制根腐菌的繁殖。此外, 除草剂的用量也有着很大的作用, 合适的剂量会促进幼苗的生长, 防止根腐病的发生。

适宜感病环境

1.连作地,土质黏重、偏酸,土壤中积存的枯萎病菌多的田块,

2.土壤中有一定量的线虫等地下害虫,病菌从害虫危害的伤口侵入根部危害,

3.育苗用的营养土带菌;或有机肥带菌,或有机肥没有充分腐熟,粪蛆危害根部,病菌从伤口侵入而危害。

4.氮肥施用过多,磷、钾不足的田块,

5.连阴雨后或大雨过后骤然放晴,气温迅速升高;或时晴时雨、高温闷热天气。

最易感病温度 :24——28℃ 左右。

感病生育期:幼苗至成株期。感病盛期因病原菌而异。

 

防治方法:

1.种子处理。

2.深翻土壤,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,

3.深沟高畦栽培,雨停不积水,

4.提倡轮作,最好水旱轮作;

5.使用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,并不得混有上茬本作物残体及腐烂物;

6.选用抗病、包衣的种子,如未包衣,则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;

7.合理密植,及时去除病枝、病叶、病株,并带出田外烧毁,病穴施药或生石灰;

8.地膜覆盖栽培,可防治土中病菌危害地上部植株;

9.适当增施磷钾肥。

防治用药(浇灌):

4%农抗120水剂150——300倍液

75%百菌清{打克尼尔} 可湿性粉剂

70%甲基托布津{甲基硫菌灵} 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

70%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——2000倍液

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——1000倍液

20%龙克菌悬浮剂500——600倍液

10%双效灵水剂300倍液

药土:

百菌清或托布津或恶霉灵或多菌灵1份+克线丹{或米乐尔颗粒剂}1份+干细土200份 充分混匀。

熏烟剂{保护地用}:

10%速克灵烟剂、 一熏灵烟剂、 45%百菌清烟剂。

人工预防根腐病 :

由于根腐菌是一种土壤习居菌, 所以在种植大豆之前要保证大豆每株之间的距离, 防止根腐菌依靠着充足的寄生体连续繁殖, 此外在种植大豆期间可以不用连续播种大豆种子, 可以每隔一段距离播种几颗其他作物种子, 防治连作现象发生。同时为了保证土壤的温度与湿度适宜大豆生长, 避免根腐病的发生, 土壤耕作期间, 要实时耕翻, 保证土壤接触阳光, 温度适宜, 此外一定要注意土壤湿度问题, 避免土壤存水量过多, 减少根腐菌的寄生。

化学药剂防治:

化学药剂对于根腐菌的防治起到了一定的效用, 通过大豆种子的药剂处理, 在种子中添加比例较少的化学成分, 可以得到成效很好的抗根腐菌的大豆植株, 同时也可以在土壤中添加化学药剂, 以预防根腐菌的产生, 但是一定要注意该化学药剂的使用量, 添加过多可能会改变土壤的特性, 更严重的可能会污染土壤, 污染环境。

生物与物理处理手段:

生物处理大豆种子与化学药剂的形式差别不大, 都是通过对大豆种子的处理来改变其原有的抗性, 但是化学药剂的添加可能会影响土壤的特性, 并产生一定的污染, 生物防治的的手段是对大豆种子进行寄生, 抗生, 溶菌等方式处理, 使得大豆种子有抗根腐病的特性。而物理手段可以采用土壤盖膜, 使土壤接收一定的阳光, 不仅有利于杀菌, 还保证了土壤的合理温度, 防止根腐病菌的发生, 出尽大豆植株的生长。对于大豆种子也可以采用物理手段的催芽方式, 播种催芽后的种子更能防止根腐病菌的入侵。

大豆的根腐病要及时的防治与处理, 否则不仅仅是一种豆株的遇害, 而是对整片豆地的威胁, 为此采取正确的防治手段十分重要, 无论是通过农业技术方式, 药剂处理, 还是生物与物理手段, 防治过程中一定要多加观察, 多加考虑, 不是采用了正确的方式就会对大豆植株完全保护, 大豆在生长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其他的隐形病变, 总之为了保证大豆的产量正常, 必须随时勘察, 及时进行处理。
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