棉铃灰霜病
【病害症状】
苗期、成株期均可发病,主要为害棉苗和棉铃。种子发芽后出苗前受害可造成烂种。出苗后受害茎基部产生红褐色绷裂条斑,中央凹陷,扩展后茎缢缩,幼苗死亡子叶边缘出现圆形,褐色病斑,后干燥脱落使子叶边缘残缺不全;真叶症状和子叶相似,但外缘多为深褐色。
棉铃受害:初期呈暗红色小点,扩展后呈褐色病斑,病部凹陷;铃内未成熟的纤维部分或全部腐烂,成为暗黄色的僵瓣。潮湿时,在病斑中央产生橘红色略带轮纹和黏结的分生孢子团。
【防治方法】
(1)、选种抗病品种;实行轮作;适期播种;加强田间肥水管理,雨后及时排水,合理控制氮肥,增施磷钾肥,增强植株长势;及时清除病枝残体,减少病源。
(2)、拌种: 45%澳 菌腈.五氧硝基苯粉剂225~360g/100kg种子; 10%福美双.拌种灵悬浮种衣剂12~ 25g/100kg种子; 20%多菌灵.五氯硝基苯.克百威悬浮种衣剂700~ 1000硝基苯克百威悬浮种衣剂700~ 1000g/100kg种子。
(3)、发生初期,可选用下列药剂防治: 8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~600倍液+50%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,或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或36%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500~ 600倍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