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蛾
简介:
属鳞翅目,菜蛾科。别名:小菜蛾、方块蛾、小青虫、两头尖。分布在全国各地。
寄主:油菜、甘蓝、紫甘篮、青花菜、薹菜、芥菜、花椰菜、白菜、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。
形态识别:
幼虫长约10毫米,黄绿色,有足多对,具体毛,前背部有排列成两个'U'字形的褐色小点。成虫为灰褐色小蛾,具翅2对、触须1对,触须细长,呈外'八'字着生,翅展12-15毫米,体色灰黑,头和前背部灰白色,前翅前半部灰褐色,具黑色波状纹,翅的后面部分灰白色,当静止时翅在身上叠成屋脊状,灰白色部分合成3个连续的菱形斑纹。卵扁平,椭圆状,约0.5×0.3(mm),黄绿色。
危害症状:
初卵幼虫钻食叶肉;二龄幼虫啃食一表皮和叶肉,仅留上表皮,形成许多透明斑点;三、四龄幼虫食叶成孔洞或缺刻,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,仅留主脉,形成网状。
生活习性:
以成虫在残株、落叶、草丛中越冬,以3-6月、8-11月两度盛发,尤以秋季虫口密度大,为害重。成虫晚上7~11时活动最盛,有趋光习性。卵产于叶背主脉两侧或叶柄上,孵化后幼虫先潜食叶片,后啃食叶肉,幼虫有背光性,多群集在心叶、叶背、脚叶上为害。
发生环境:
对温度适应力强,发育的最适温为20-30℃,主要在春末夏初(4-6月)和秋季(8-11月)为害严重,秋季重于春季。
防治方法:
1.清洁田园,蔬菜收割后,或在早春虫子活动前,彻底清除菜地残株、枯叶,可以消除大量虫口。
2.诱杀成虫:用黑光灯诱杀成虫,或用性诱剂杀成虫。可在傍晚于田间安置盛水的盆或碗,在距水面约11厘米处置一装有刚羽化雌蛾的笼子,进行诱杀成虫。或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成虫,每亩用诱芯7个,把塑料膜(33cm见方)4个角捆在支架上盛水,诱芯用铁丝固定在支架上弯向水面,距水面1-2cm,塑料膜距油菜10-20cm,诱芯每30天换1个。
3.药剂防治:在卵盛孵期或2龄幼虫期用90%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,8010、8401、青虫菌6号或杀螟杆菌(每克含孢子100亿以上)500-800倍液,或5%卡死克乳油或者%进行常规喷雾。或用2.5%敌杀死乳油每亩用20-40毫升,兑水后进行低容量喷雾。或用抑太保(IKI-7899)、Fipronil(Regent)、AC303630等新杀虫剂。
4.生物防治:利用寄生蜂、菜蛾绒茧蜂(印尼的一种姬蜂)等天敌控制菜蛾的发生。